典型文献
"闷"的发现与排解:冷清之闷与郁热之闷——兼及后五四时期戏剧写作心理动力
文献摘要:
鲁迅深刻洞彻现代中国之"闷"并成功找到艺术排解方式,《呐喊·自序》把艺术家心理之消极情绪——"铁屋子"之闷,与中国现代命运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启蒙意义的排解方式;欧阳予倩以"热心"书写潘金莲的冷清之闷,将传统的伦理故事讲述成社会问题,试图通过"女性解放"释放时代之闷;曹禺抱定"悲悯"情怀,用"心灵的艺术"奏响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让"郁热"雷雨里疯狂挣扎的人们,归于平静沉着.《潘金莲》的"冷清"与《雷雨》的"郁热",是鲁迅"铁屋子"之闷在各自时代语境中的"重现",欧阳予倩和曹禺发扬五四启蒙精神,继续着鲁迅式"呐喊".
文献关键词:
闷;《呐喊·自序》;《潘金莲》;《雷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蒲荣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蒲荣-."闷"的发现与排解:冷清之闷与郁热之闷——兼及后五四时期戏剧写作心理动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04):52-62
A类:
B类:
排解,冷清,郁热,兼及,后五四,五四时期,戏剧,写作心理,心理动力,鲁迅,洞彻,现代中国,呐喊,自序,艺术家,消极情绪,铁屋,屋子,运起,启蒙意义,欧阳予倩,热心,潘金莲,故事讲述,女性解放,曹禺,抱定,悲悯,奏响,反封建,个性解放,雷雨,疯狂,挣扎,归于,平静,沉着,时代语境,五四启蒙
AB值:
0.492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