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条款的理解迷雾与消弭
文献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5条首次在民事立法中明确了法定救助义务,然而由于规则的不完整性,法定救助义务范围出现纷杂的解读.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法定救助义务的内涵认识不一.实际上,法定义务并不局限于制定法上的规定,非制定法中所确立的义务也是其重要的来源,而救助义务在制定法中除了直接表达为"救助"之外,保护义务和报告义务中同样蕴含着救助之义.对于救助义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审判,对其来源的认可均有扩张的趋势.当下,可借助民法典司法解释制定的契机,在对人格权编解释时采用列举式的规定,将制定法、合同约定、先行行为、职责的自愿承担和当事人间的合理信赖关系确定为法定救助义务的产生根据,统一法定救助义务的来源,为法官裁判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文献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定义务;救助义务;合理信赖关系
作者姓名:
郑丽清;郑杰勋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法学院,福州350117
引用格式:
[1]郑丽清;郑杰勋-.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条款的理解迷雾与消弭)[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84-91
A类:
合理信赖关系
B类:
救助义务,迷雾,消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立法,纷杂,究其根源,内涵认识,法定义务,保护义务,司法审判,司法解释,人格权编,同约,约定,先行行为,当事人,人间,法官裁判
AB值:
0.221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