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扰动作用下爆轰形成机理
文献摘要:
为详细研究扰动作用下爆轰触发机理,在内径为90?mm的圆管内用阻塞比为0.923的孔板使稳定爆轰完全失效,然后在孔板下游0.5?m处安装一个由直径为2?mm的圆柱杆构成的小型障碍物,用以研究人为添加的小扰动对不稳定爆轰触发的影响.通过改变小型圆柱杆的数量(1、2、3),得到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扰动,其阻塞比分别为0.03、0.04和0.07.采用PCB压力传感器记录爆轰波的到达时间,以获得爆轰平均传播速度,同时采用烟熏板技术记录爆轰胞格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小扰动可显著促进爆轰起爆,爆轰触发临界压力从光滑管道内的37?kPa降低到25?kPa;小扰动还增强了波阵面的不稳定性,诱导形成局部爆炸点,这是导致爆轰触发的重要原因;在极限条件下,爆轰触发条件可近似量化为DH/λ>1(DH为水力直径,λ为爆轰胞格尺寸).采用忽略黏性的二维欧拉方程作为控制方程,两步诱导反应速率模型描述化学反应过程,模拟研究了扰动波长和振幅对爆轰触发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振幅、高频率的扰动可诱导产生更多的横波增强波阵面的不稳定性,有助于爆轰触发.
文献关键词:
扰动;爆轰触发;不稳定性;振幅;波长
作者姓名:
张静雯;彭澳;陈先锋;孙绪绪
作者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静雯;彭澳;陈先锋;孙绪绪-.扰动作用下爆轰形成机理)[J].高压物理学报,2022(06):52-61
A类:
爆轰触发,轰起
B类:
形成机理,圆管,阻塞比,孔板,稳定爆轰,圆柱,障碍物,小扰动,PCB,压力传感器,爆轰波,到达时间,传播速度,烟熏,爆轰胞格,胞格结构,起爆,临界压力,kPa,波阵面,爆炸点,极限条件,触发条件,DH,黏性,欧拉方程,控制方程,两步,诱导反应,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反应过程,高频率,横波
AB值:
0.2964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