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苏轼与贺铸悼亡词的异同——以《江城子》和《鹧鸪天》为例
文献摘要:
顾名思义,悼亡是悼念已故之人,悼念的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师长等一切亡故之人,这是悼亡的广义概念.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被赋予了特定含义,即悼念已故的妻妾.悼亡词始于苏轼,苏轼以诗为词,认为词可以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这一文体的地位,创作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下简称《江城子》.而有"贺梅子"美称的词人贺铸也是大力创作词的词人,他的愁情词发展了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二人又同处一个时代,其悼亡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以下简称《鹧鸪天》,与苏轼的《江城子》被称为词史上的"悼亡双璧".这两首词有其共通之处,亦有不同,故拟将二者的经典悼亡词做对比,结合二者的人生经历,分析比较二者悼亡词的异同,体悟词人对亡妻沉痛的悼念之情,进一步探究悼亡词的审美价值,两首词如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丹
作者机构:
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丹-.论苏轼与贺铸悼亡词的异同——以《江城子》和《鹧鸪天》为例)[J].参花,2022(20):107-109
A类:
B类:
苏轼,贺铸,悼亡,江城子,鹧鸪天,顾名思义,悼念,已故,之人,以是,亲人,师长,亡故,中国文学史,妻妾,以诗为词,无意,无事,可言,一文,文体,第一首,乙卯,正月,二十日,日夜,梅子,美称,词人,作词,愁情,词学观,万事,词史,这两首,共通,拟将,人生经历,体悟,亡妻,沉痛,审美价值
AB值:
0.4015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