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纳非尼和索拉非尼头对头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多纳非尼是索拉非尼的新型氘代衍生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了深入了解多纳非尼的作用特点,本课题组对Ⅱ/Ⅲ期临床研究中招募的部分HCC患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PK)特征的评估,比较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标签的多中心Ⅱ/Ⅲ期试验(ZGDH3研究,Clinicaltrial:NCT02645981)中,纳入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随机(1:1)接受多纳非尼(200 mg)或索拉非尼(400 mg)口服给药,每日两次(BID);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分别在第1天和第14天,对于接受试验药物治疗、至少有一次药代动力学测量值且无重大方案偏离的患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次要研究终点)研究,主要采用经过验证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形药物和主要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并且通过Phoenix WinNonlin 7.0版软件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共20例患者(多纳非尼组16例和索拉非尼组4例)纳入此项PK子研究.给药后第1天时,多纳非尼原形药物的血浆峰浓度(Cmax)和给药后0~12 h的曲线下面积(AUC0-12h)均显著低于索拉非尼(Cmax:1.58μg/ml vs.2.78μg/ml,P=0.002;AUC0-12h:11.73μg·h/ml vs.22.04μg·h/ml,P=0.002),其M2代谢产物也类似(Cmax:0.35μg/ml vs.0.57μg/ml,P=0.021;AUC0-12h:2.48μg·h/ml vs.4.79μg·h/ml,P=0.013).在给药后第14天时,多纳非尼原形药物的Cmax和稳态曲线下面积(AUCss)均略高于索拉非尼,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ax:6.55μg/ml vs.4.98μg/ml,P=0.372;AUCss:45.38μg·h/ml vs.38.13μg·h/ml,P=0.505),同时其M2代谢产物也类似(Cmax:1.54μg/ml vs.1.32μg/ml,P=0.739;AUCss:11.44μg·h/ml vs.10.53μg·h/ml,P=0.819).在达到稳态时,多纳非尼原形药物和M2代谢产物的血浆蓄积比约为索拉非尼及其M2代谢产物的3.5倍和6倍.结论 达到稳态时,多纳非尼(200 mg BID)的血浆暴露量明显高于索拉非尼(400 mg BID).多纳非尼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支持其一线治疗晚期HCC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索拉非尼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多纳非尼;氘代;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参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多纳非尼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协作组;秦叔逵;毕锋;白玉贤;盛泽林
作者机构:
21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陵医院;61004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5300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多纳非尼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协作组;秦叔逵;毕锋;白玉贤;盛泽林-.多纳非尼和索拉非尼头对头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2(06):481-487
A类:
ZGDH3,Clinicaltrial,NCT02645981,AUCss
B类:
多纳非尼,索拉非尼,对头,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药代动力学参数,氘代,衍生物,HCC,疗效和安全性,作用特点,中招,招募,PK,多中心,未接,受过,系统治疗,不可切除,转移性,口服给药,BID,主要终点,总生存期,试验药物,力学测量,测量值,方案偏离,串联质谱法,原形,代谢产物,血浆浓度,Phoenix,WinNonlin,非房室模型,此项,天时,Cmax,AUC0,12h,ml,M2,略高于,蓄积,暴露量,药代动力学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AB值:
0.2105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