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咬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比较分析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和非偏侧咀嚼者的咬合情况.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筛查出80名受试者,分为4组: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不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20名,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20名,不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20名.使用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测定4组对象的全牙列最大接触面积、全牙列最大咬合力、力不对称指数、咬合力中心点、咬合接触时间、分离时间等.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尖交错位时,4组的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不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组习惯侧与非习惯侧咬合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咬合力中心点、中心点偏移方向、中心点距中线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习惯侧最大咬合力、习惯侧最大接触面积、咬合力中心点与偏侧咀嚼呈正相关(P<0.05),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与TMD呈负相关(P<0.05).结论 1)伴TMD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和伴TMD症状的非偏侧咀嚼者的咬合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字化咬合系统为动态评估偏侧咀嚼者的咬合情况提供了客观参数.2)咬合分析指标中习惯侧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咬合力中心点与偏侧咀嚼呈正相关.偏侧咀嚼引起的异常咬合(全牙列最大咬合力,最大接触面积)与TMD呈负相关.
文献关键词:
偏侧咀嚼;数字化咬合系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
作者姓名:
章巧;黄东宗;翟孝庭;李鸿波;胡敏;刘洪臣;姜华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100853;解放军医学院,北京100853
引用格式:
[1]章巧;黄东宗;翟孝庭;李鸿波;胡敏;刘洪臣;姜华-.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偏侧咀嚼者咬合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04):457-467
A类:
TeeTester,数字化咬合系统,咬合特点
B类: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症状,偏侧咀嚼,TMD,咬合情况,据调查,口腔检查,检查筛,查出,统测,全牙列,最大咬合,咬合力,中心点,接触时间,分离时间,牙尖,咬合接触面积,面积差,偏移方向,中线,垂直距离,离差,动态评估,客观参数,分析指标
AB值:
0.1365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