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微气象特征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微气象特征及生长的影响,于2020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内,对稻田生育期设置5种不同灌溉处理:保持田间土层湿润[对照(CK)];喷灌处理,保持田间水深5 cm(A1);喷灌处理,保持田间水深10 cm(A2);漫灌处理,保持田间水深5 cm(A3);漫灌处理,保持田间水深10 cm(A4).对比分析生育期内不同灌溉处理对稻田土壤温度、冠层内气温、相对湿度和能量平衡的影响以及水温和气温、土温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A2和A4处理的土壤温度最低,A1和A3处理次之,CK最高,灌溉可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灌水量越多,降温越明显,土温的日最高值和日变幅也越小,灌溉对土壤深处的影响不明显;灌溉降低了冠层内空气温度,提高了相对湿度,减小了日变幅,灌水量越多,其效果越明显,喷灌的效果优于漫灌.灌水量的增加会减小稻田的潜热通量.用Pearson相关系数方法得到水温和土温的r值为0.99,水温和气温的r值为0.84,水温和气温、土温有着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适当灌水可提高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适当灌水可提高水稻产量.
文献关键词:
灌溉方式;稻田;微气象;光合作用指标;产量;相关系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邱峰;景元书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峰;景元书-.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微气象特征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2(05):72-80
A类:
B类:
灌溉方式,微气象,气象特征,水稻生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农,农业气象,试验站,站内,生育期,田间,土层,湿润,喷灌,水深,A1,A2,漫灌,A3,A4,稻田土壤,土壤温度,冠层,相对湿度,能量平衡,水温,土温,灌水量,最高值,变幅,深处,空气温度,潜热通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稻产量,光合作用指标
AB值:
0.3070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