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后7、14、30 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巴氏指数评定表(BI)评分及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36,P=0.03).观察组治疗后7、14、30 d MESSS、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7、14、30 d MESSS、FMA、BI评分高于入院时,治疗后14、30 d MESSS、FMA、BI评分高于治疗后7 d,治疗后30 d MESSS、FMA、BI评分高于治疗后14 d(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30 d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Vm快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7、14、30 d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Vm分别快于本组入院时,治疗后14、30 d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Vm分别快于本组治疗后7 d,治疗后30 d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Vm分别快于本组治疗后14 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肢体运动功能、ADL、颅内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瑞舒伐他汀;神经功能;颅内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涛波;钟纯正;符尧天;王国卿
作者机构:
571799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71799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精神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涛波;钟纯正;符尧天;王国卿-.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2(06):62-65
A类:
B类:
依达拉奉,瑞舒伐他汀,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颅内血流动力学,儋州市,常规治疗,入院时,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中量,MES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巴氏指数,评定表,BI,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动脉平均血流速,平均血流速度,Vm,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快于,神经功能损伤
AB值:
0.1467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