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法典》引入民间法解决刑事纠纷的调适功能研究
文献摘要:
《民法典》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一切民事活动的根本底线,是国家法立法和司法的重要原则.把民间法引入刑事司法审判活动,是推进实施《民法典》的现实需要.在《民法典》与民间法解决刑事纠纷的调适原则方面,凸显了核心价值观调适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原则,民间法在刑事司法适用中的价值原则,《民法典》在刑事纠纷解决中的调适原则,坚持刑事审判中信息公开公正的原则.在《民法典》与民间法解决刑事纠纷的调适功能方面,彰显了《民法典》与民间刑事习惯法具有适用的契合性,强调把民间法引入刑事审判实践是一种有效机制,注重在司法裁判中坚持"德主刑辅"的法治理念,倡导民族地区立法和基层法院主动适用民间法.在解决刑事纠纷的现实路径方面,强调发挥公序良俗对刑事司法的调节补充作用,重构大数据背景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体制,重视法典化背景下司法实践对利益衡量的适用,主张探寻建立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现实途径.
文献关键词:
民法典;公序良俗;民间法;刑事纠纷;解决机制;调适功能
作者姓名:
宋才发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 法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引用格式:
[1]宋才发-.《民法典》引入民间法解决刑事纠纷的调适功能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5-15
A类:
B类:
民法典,民间法,刑事纠纷,调适功能,功能研究,公序良俗,民事主体,本底,国家法,立法和司法,重要原则,入刑,刑事司法,司法审判,审判活动,现实需要,调适原则,纠纷解决机制,指导原则,司法适用,价值原则,刑事审判,中信,信息公开,刑事习惯法,契合性,有效机制,司法裁判,德主刑辅,法治理念,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现实路径,充作,大数据背景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体制,法典化,司法实践,利益衡量
AB值:
0.2826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