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虚拟社区中的城市:城市微博超话的可沟通性——以重庆微博超话社区为例
文献摘要:
当前,城市微博超话研究往往聚焦于趣缘社群,可沟通性价值却被忽略.以重庆微博超话社区为研究对象,抽取400个微博样本,探究城市微博超话蕴含的可沟通城市的潜能和如何运用微博超话机制体现城市传播的三重维度,结果显示:基于信息网络,城市微博超话提供了城市居民寻求社会支持和交往的平台,守城人和城市观察者穿梭在其中;基于地理网络,具身实践书写空间体验,区县印象勾勒立体城市;基于意义网络,城市符号凝聚为城市共同体,城市居民有着"我是本地人"的城市认同.作为虚拟社区中的城市,城市微博超话具有极强的城市属性,体现了可沟通城市"多元融合、时空平衡、虚实互嵌、内外贯通"的内涵.
文献关键词:
可沟通城市;微博超话;城市传播;城市认同;虚拟社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赫男;何倩;陈亚男
作者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沙坪坝4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赫男;何倩;陈亚男-.虚拟社区中的城市:城市微博超话的可沟通性——以重庆微博超话社区为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0-20
A类:
可沟通城市
B类:
虚拟社区,微博超话,可沟通性,趣缘,社群,话机,城市传播,三重维度,信息网络,城市居民,社会支持,守城,城市观,观察者,穿梭,地理网络,具身实践,空间体验,区县,勾勒,立体城市,城市符号,民有,本地人,城市认同,市属,多元融合,时空平衡,互嵌,内外贯通
AB值:
0.3723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