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习近平整体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内涵
文献摘要:
习近平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思考判断当代世界形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世界之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整体性的大历史观.习近平整体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萌芽、形成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习近平对历史的认识和态度,习近平整体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历史的本质、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和借鉴历史等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
文献关键词:
习近平;历史观;整体性;历史规律;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跃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跃-.习近平整体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内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01):71-80
A类:
B类:
科学内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全局,当代世界,世界形势,历史方位,阶段性特征,世界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理论,实践问题,大历史观,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历史,相互联系,一个整,历史规律,治国理政
AB值:
0.3008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