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清代仕宦文人韩锡胙剧作戏曲理论解读
文献摘要:
清代康乾时期,一生为官的韩锡胙十分重视戏曲的教化功能,因此在创作时更加在意对场上演出的编排.其戏曲理论观点主要散见于《渔邨记》《砭真记》《南山法曲》三部剧作的序和批注中,在戏曲的创作方法、人物塑造、舞台搬演等方面皆有深刻的见解.从情节和语言、人物的类型化与个性化、场上之曲的安排和舞台调度的设置等方面对韩锡胙的戏曲创作搬演理论进行探究,将其剧作与创作理论相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探讨其戏曲编剧艺术与总体戏剧理论的暗合,以及在践行创作理论时其在戏曲创作中表现出的得与失.
文献关键词:
韩锡胙;戏曲理论;《渔邨记》;《砭真记》;《南山法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婧
作者机构: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戏曲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婧-.清代仕宦文人韩锡胙剧作戏曲理论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8-22
A类:
仕宦文人,韩锡胙
B类:
剧作,作戏,戏曲理论,理论解读,康乾时期,为官,十分重视,教化功能,加在,上演,演出,编排,理论观点,散见于,南山,批注,创作方法,人物塑造,搬演,类型化,舞台调度,戏曲创作,创作理论,戏曲编剧,编剧艺术,戏剧理论,暗合,得与失
AB值:
0.4160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