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绥远抗战中的舆论场分析
文献摘要:
1936年的绥远抗战是一场举国参与的壮举,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危机将政治立场歧异、阶层隔阂森严的各党派、各阶层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国族""国家"作为个体生命安全与自由、尊严的依靠乃至象征,以最高的效率最大范围内将人力、物力组织利用起来.各族人民在侵略战争中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清代以来的藩属体系所导致的中央与边疆的疏离也由此得以消弭,各族人民在抗击侵略、追求解放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内地与边疆的隔阂也逐步消除,各阶层之间也进一步加深了认同与理解.
文献关键词:
绥远抗战;舆论;边疆;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春子
作者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春子-.绥远抗战中的舆论场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24-29
A类:
藩属体系
B类:
绥远抗战,舆论场,举国,壮举,政治立场,歧异,隔阂,森严,各党派,各阶层,合在一起,一个整,国族,个体生命,尊严,各族人民,侵略战争,中蒙,蒙受,巨大损失,民族解放,解放事业,付出,沉重,边疆,疏离,消弭,抗击,伟大事业
AB值:
0.4023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