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主体与情感:论"情理学派"境界论的内在理路
文献摘要:
从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到蒙培元的"心灵境界论",再到黄玉顺的"生活境界论","情理学派"的境界学说不断完善.冯友兰把人作为认识主体,结果导致其境界论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蒙培元指出人不仅是认识主体(相对主体),更是集认识、情感、意志等于一体的、不可分析的绝对主体,修正了冯友兰的境界论.黄玉顺则立足于"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指出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具有绝对主体性的"天地境界",而是回归前主体的"本源境界",实现了对前两者的超越.同时,"情感"的层级问题作为一条内在理路贯穿其中.
文献关键词:
情理学派;境界;主体;情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晓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首尔 0306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晓-.主体与情感:论"情理学派"境界论的内在理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1):43-50
A类:
情理学派,蒙培元
B类:
内在理路,冯友兰,人生境界,灵境,黄玉顺,最高境界,绝对主体性,本源
AB值:
0.1928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