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考"送考文化"解读——兼论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性"
文献摘要:
近些年,高考"送考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形式趋于多样,加之现代传媒技术的批量生产,使之逐渐成为当代国家考试制度下所伴生出的一套与之呼应的周期性民间文化现象.其具有娱乐性和民间宗教性,一般表现为吉利谐音、符号象征、祈愿考神、祭拜古今人物等行为和精神活动.而民众的相互关注焦点和共享情感状况实现了仪式的互动.由此,在国家和民间的合力下,"送考文化"既受社会环境和特定情境的制约,又受传统经验的指导,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民俗性"的大众文化.因此,"送考文化"是民众凭借民俗经验思维,延续一种传统习惯,在特定情境中应对社会环境的指导,以实现用民俗的手段诠释当代生活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高考;送考文化;互动仪式;日常生活;民俗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夏梓平
作者机构:
四川旅游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夏梓平-.高考"送考文化"解读——兼论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性")[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39-44
A类:
送考文化
B类:
高考,民俗性,不断丰富,现代传媒技术,批量生产,考试制度,伴生,呼应,民间文化,文化现象,娱乐性,宗教性,吉利,谐音,符号象征,祈愿,祭拜,今人,相互关注,关注焦点,情感状况,特定情境,传统经验,大众文化,传统习惯,现用,当代生活,互动仪式
AB值:
0.4005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