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优孟三闾寄衷肠:古代屈原戏中的人文情怀
文献摘要:
古代剧作家博采史传、神话传说、岁时节俗中关涉屈原之素材,予以转述、改塑,创作了诸多屈原戏.受时代兴替、文化思潮变迁及创作主体人生际遇诸因素之影响,这些戏曲中往往承载了丰富多样的人文情怀.剧作家或按月令承应戏之规定,于其中宣扬海内升平气象;或按传奇式样,托付忠君爱国情志于文辞间;抑或有感于自我身世,借展演屈原以排遣失志途穷之悲思,寓托远游遁世之幻情.古代屈原戏中承载的人文情怀具有双重性:属于集体公共意识的家国情怀与属于个体情志的私人言说,前者能引导公共情感,塑造价值认同,以实现屈原精神在政教传统中的承继;后者能宣泄个体情感,书写私人意志,完成主体认知的自我调适.这些人文情怀的赋予,使得古代屈原戏的价值与功能因之具有了多元性.
文献关键词:
屈原戏;人文情怀;价值认同;家国情怀;个体情志
中图分类号:
[2] 社会科学总论(C)
作者姓名:
罗建新
作者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建新-.优孟三闾寄衷肠:古代屈原戏中的人文情怀)[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83-88
A类:
屈原戏,月令承应,个体情志
B类:
优孟,衷肠,人文情怀,剧作家,博采,史传,神话传说,时节,关涉,转述,兴替,文化思潮,创作主体,际遇,戏曲,承应戏,宣扬,海内,升平,传奇式,式样,托付,忠君爱国,爱国情,文辞,抑或,或有,有感于,身世,原以,排遣,失志,远游,遁世,双重性,公共意识,家国情怀,人言,言说,共情感,价值认同,屈原精神,承继,宣泄,个体情感,主体认知,自我调适,价值与功能,多元性
AB值:
0.4323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