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方法]利用年代波动性分析、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分析、敏感性分析、双累积曲线法和相对贡献率分析了人民胜利渠灌区1952-2013年地下水埋深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和突变特征,并识别了地下水埋深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响应特征.[结果]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呈明显增加趋势(0.8 m/10 a).地下水埋深在1952-1959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33%,呈中等变异性;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在1960s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中蒸发量和平均气温呈弱变异性.地下水埋深、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的突变年份分别发生在1984年、1970s、1972年前后、1973年前后以及1993-1996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平均气温>降水量>灌溉水量>蒸发量,敏感程度为平均气温>蒸发量>降水量>灌溉水量.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大小呈平均气温>蒸发量>灌溉水量>降水量,其中平均气温的贡献率最大为38.16%,降水量的贡献率最小为17.40%;2002-2013年灌溉水量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率最大为47.05%.[结论]不同时间阶段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不同,1952-1963年蒸发量的贡献最大,1964-2001年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2002-2013年灌溉水量的贡献最大.
文献关键词: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地下水埋深;响应特征;相对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彦;程锐;邹磊;梁志杰;吕伟;窦明;李平;胡艳玲;齐学斌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2;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中国水利学会,北京10005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31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彦;程锐;邹磊;梁志杰;吕伟;窦明;李平;胡艳玲;齐学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2(02):91-100
A类:
B类:
人类活动,地下水埋深,波动性,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分析,双累积曲线法,相对贡献率,人民胜利渠灌区,突变特征,响应特征,变异性,降水量,蒸发量,灌溉水量,1960s,1970s,敏感程度,中平,年平均气温
AB值:
0.1299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