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分类研究
文献摘要:
地球关键带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相互作用并发生物质迁移转化的区域,也是决定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区域.我国学者根据土地利用的差异对地球关键带开展了分类,其中农田关键带是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强烈的一类.但已有研究更多考虑的是地表要素,包含包气带和含水层方面的要素较少,对关键带地下部分的属性关注不够.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食高产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风险日益引发关注.开展农田关键带分类研究可以为该区域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及保护提供基础科学支撑.本研究综合考虑华北平原的第四纪沉积物特征、浅层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以及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在遵循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三级分类方案.通过使用叠置法对分类要素进行叠加和合并,提出了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的分类方案,将华北平原分为38个农田关键带类型.本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等级分类体系;重叠法;地下水环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婉君;闵雷雷;齐永青;刘美英;吴林;沈彦俊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24;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 05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婉君;闵雷雷;齐永青;刘美英;吴林;沈彦俊-.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分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5):769-778
A类:
农田关键带,等级分类体系
B类:
华北平原,分类研究,地球关键带,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质,物质迁移,迁移转化,定人,社会生存,关键区域,国学者,带开,中农,人类活动影响,地表要素,包气带,含水层,原作,地下水超采,污染风险,地下水水量,基础科学,第四纪沉积物,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农业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三级分类,分类方案,叠置,农业活动,地下水环境,重叠法
AB值:
0.3047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