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血清微小RNA-126变化的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检测血清微小RNA-126(miR-126)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循环中的改变,并探讨其与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枝循环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造影结果为CTO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Rentrop分级,将65例患者分为侧枝循环良好组(30例)及侧枝循环不良组(3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血常规、血生化结果.提取血清RNA,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26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miR-126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6对CTO侧枝循环形成的诊断价值.比较血清miR-126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情况.结果 侧枝循环良好组患者血清miR-12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侧枝循环不良组[(25±8)vs.(6±4),t=8.745,P=0.001],并且miR-126与LDL-C、BNP、TnI 均呈负相关(r=-0.645、-0.589、-0.625,P=0.041、0.012、0.021),与 LVEF 呈正相关(r=0.618,P=0.038).miR-126诊断CTO侧枝循环形成良好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置信区间(0.820,0.939),P<0.001],在最佳截断值15.17处敏感度为79.4%、特异度为88.7%.根据miR-126最佳截断值15.17将所有CTO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1例,miR-126≥15.17)和低表达组(34例,miR-126<15.17).所有患者随访1年发现miR-126高表达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35%(6/31)vs.35.29%(12/34)]和病死率[6.45%(2/31)vs.14.71%(5/34)]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x2=2.057、1.150,P=0.015、0.028).结论 miR-126参与CTO患者侧枝循环的形成,其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文献关键词:
微小RNA-126;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齐旭浩;卢凯
作者机构:
313000浙江湖州,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齐旭浩;卢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血清微小RNA-126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6):486-489
A类: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B类: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miR,CTO,环中,月湖,湖州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Rentrop,血常规,血生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受试者工作特征,诊断价值,低表达,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情况,置信区间,截断值,患者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x2,预后不良
AB值:
0.16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