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藏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文献摘要:
探究色-普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生态位特征,为该地区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以及高寒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和2016年8月在建设区设置22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响应速率等方法测定优势种的生态位量度.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7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8科35属,种类组成为硅藻-绿藻-蓝藻型,优势种5种,分别为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丝藻属一种(Ulothrix sp.)、柔弱双菱藻具脉变种(Surirella tenera var.nervosa)、泉生菱形藻(Nitzschia fonticola)和细小桥弯藻(Cymbella pusilla);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264,1.152],泉生菱形藻(Nitzschia fonticola)生态位宽度最大,为1.152,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生态位宽度最小,为0.264;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值(Oik)分布范围为[0.013,0.981],物种间对资源利用或生态适应能力的相似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间竞争弱,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细小桥弯藻的相对资源占有量(?Oik)的变化幅度最大,为4.135,嗜盐舟形藻的?Oik变化幅度最小,为0.288,丝藻属一种发展趋势最强(R=1.283),嗜盐舟形藻的衰退趋势最强(R=-0.916).浮游植物优势种呈发展或衰退趋势是种间竞争的必然结果.
文献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态位;色林错;普若岗日冰川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洋;安瑞志;巴桑
作者机构:
西藏大学理学院青藏高原湿地与流域生态实验室,西藏 拉萨 8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洋;安瑞志;巴桑-.西藏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J].水生态学杂志,2022(06):51-58
A类:
潜在建设区,双菱藻,tenera,fonticola,Oik,普若岗日冰川
B类:
色林错,国家公园,群落生态,生态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生态学研究,高寒生态系统,优化管理,采样点,落进,生态位宽度,生态响应,响应速率,量度,调查区,隶属于,种类组成,硅藻,绿藻,蓝藻,嗜盐,舟形藻,Navicula,halophila,Ulothrix,sp,柔弱,变种,Surirella,var,nervosa,菱形,Nitzschia,细小,小桥,Cymbella,pusilla,变化范围,生态位重叠值,分布范围,生态适应,相似程度,大差异性,种间竞争,相对资源,占有量,必然结果
AB值:
0.3306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