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
文献摘要:
为了解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分别对保护区18个采样点,按照每个季节采样1次的频次开展了浮游植物和水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保护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1属143种,浮游植物种类主要为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合计占比85.3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等13种;保护区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动范围为1.48~3.08,其中春季和冬季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46~0.96,季节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48~2.58,其中冬季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呈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的态势;保护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9.84×104~7.86×107 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2~29.07 mg/L,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空间上涡河水域显著高于淮河干流(P<0.05);春、夏、秋和冬季影响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透明度(SD)、总氮(TN)、水深(W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研究表明,保护区流域内水质均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在时间格局上无明显差异,但空间格局上涡河显著高于淮河干流,应重视不同季节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以维护浮游植物多样性.
文献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环境因子
作者姓名:
王东伟;龚江;杨晓曦;赵伟;周彦锋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 无锡214081;怀远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蚌埠233499
引用格式:
[1]王东伟;龚江;杨晓曦;赵伟;周彦锋-.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04):658-667
A类:
B类:
长吻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格局,环境因子,采样点,植物种类,蓝藻,硅藻门,绿藻,优势种,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Chroomonas,acut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植物细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cells,生物量,浮游植物密度,涡河,河水,水域,淮河干流,透明度,总氮,TN,水深,WD,高锰酸盐指数,CODMn,富营养化状态,时间格局,空间格局,不同季节,环境影响因子,植物多样性
AB值:
0.2825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