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洱海河口湿地沉积物环境因子对磷形态空间分异的影响
文献摘要:
研究不同深度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规律,探讨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及可提取态Fe、Al、Mn和Ca浓度对磷形态分布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沉积物内源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和释放机理提供支持.在洱海罗时江湿地入口、湿地内部和湿地出口设置6个样点,采用柱状沉积物采样器采集每个样点20 cm以上的沉积柱样品,应用连续分级提取分析了湿地沉积物无机磷形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异规律,讨论了理化指标、可提取态金属元素浓度等沉积物环境因子对无机磷形态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总无机磷(TIP)含量变化范围为1360.24~2093.66 mg/kg,其中残渣态磷(RP)含量最高,占比62.94%~85.18%,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钙结合态磷(Ca-P)占比分别为9.37%~25.97%和0.54%~11.42%,可交换态磷(EP)和水溶态磷(DP)含量最低,占比分别为0.94%~3.91%和0.22%~0.65%;(2)水平方向上TIP和各形态磷含量总体上均呈现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TIP、EP、Fe/Al-P和Ca-P在出口位置含量稍高于湿地内部,垂直方向上DP、EP、Fe/Al-P和RP含量在表层富集,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Ca-P含量在表层较低,在中层和底层富集;(3)可提取态金属含量最低的Mn对磷形态分布规律(P<0.05)的解释率最高(12.7%),可提取态Al、Mn含量、pH和ORP对各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强,而可提取态Ca含量对Ca-P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文献关键词:
沉积物;磷形态;可提取态金属元素;河口湿地;洱海
作者姓名:
陈婷;梁启斌;王艳霞;侯磊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婷;梁启斌;王艳霞;侯磊-.洱海河口湿地沉积物环境因子对磷形态空间分异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22(06):1-10
A类:
可提取态金属元素
B类:
洱海,海河,河口湿地,环境因子,空间分异,不同深度,Mn,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转化过程,释放机理,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分级提取,取分,无机磷形态,垂直方向,分异规律,理化指标,元素浓度,TIP,含量变化,变化范围,残渣态,钙结合态磷,可交换态磷,EP,DP,形态磷,磷含量,水流方向,稍高于,中层,金属含量,ORP
AB值:
0.2818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