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唐代殿堂型木构架抗侧力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文献摘要:
唐代殿堂型木结构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存,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为深入研究此类木构架的抗侧力性能,建立了经模型试验验证的唐代殿堂型木结构单间四柱空间木构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探究斗拱-梁架一体化铺作层构造,柱脚管脚榫、柱头馒头榫等弱连接节点形式以及竖向荷载大小和位置对木构架滞回耗能及抗侧力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唐代殿堂型木构架表现为摇摆抬升,其水平位移以柱架层的水平位移为主,滞回曲线呈"S"形,具有明显的"捏缩"效应,两端较饱满,正反接近对称.木构架初始抗侧刚度最大,随位移增大退化明显.铺作层为刚度较大的水平结构层,其横梁联系存在一定的冗余度.柱脚管脚榫及柱头馒头榫均可增强木构架的滞回耗能及抗侧力,但两者发挥作用的阶段不同.竖向荷载越大,木构架的滞回耗能越大,水平抗侧力也越大;其作用位置在一个柱径长度内偏移对木构架的滞回耗能及抗侧力性能无明显影响.
文献关键词:
唐代殿堂型木构架;铺作层;滞回耗能;抗侧力性能;参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娟;许刃文;张熙铭;杨庆山
作者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娟;许刃文;张熙铭;杨庆山-.唐代殿堂型木构架抗侧力性能影响参数分析)[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02):48-59
A类:
唐代殿堂型木构架,铺作层
B类:
抗侧力性能,影响参数分析,木结构建筑,遗存,模型试验验证,单间,四柱,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斗拱,柱脚,管脚,柱头,馒头,弱连接,连接节点,节点形式,竖向荷载,滞回耗能,往复荷载,荷载作用,摇摆,抬升,水平位移,滞回曲线,捏缩,饱满,正反,反接,抗侧刚度,水平结构,结构层,横梁,冗余度
AB值:
0.24315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