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何以《文选》:文学的进路与历史的偶得
文献摘要:
南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和关键点,文学独立成为专门学科,对文学审美的主动追求,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文学已进入自觉时代;文学创作热情的高涨,文学思潮的求变创新,带来了文学的繁荣昌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催生了别集和总集;由于编纂经验的缺乏、个人的审美旨趣等原因,使得诸多早期出现的总集存在着种种遗憾.这些既是文学发展至南朝时期的显性特征,也为《文选》编纂提供了必然条件和时代呼唤.萧统出身于文学世家,在家族的熏陶和影响下,喜文学懂创作有理论,具有总集编纂的实践经验;太子身份也为其在人才聚集、资料搜集等方面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这些偶然因素为《文选》的高质量成书提供了重要保证.《文选》成书于萧梁太子萧统之手,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性与历史选择的偶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文选》;文学自觉;总集;萧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令刚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令刚-.何以《文选》:文学的进路与历史的偶得)[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99-106
A类:
B类:
南朝,中国文学,文学发展,转折点,立成,专门学,文学审美,文学理论,自觉时代,文学创作,创作热情,高涨,文学思潮,求变,繁荣昌盛,文学作品,大量出,别集,总集,编纂,审美旨趣,遗憾,时代呼唤,萧统,出身,文学世家,熏陶,学懂,太子,人才聚集,资料搜集,便利条件,成书,萧梁,必然性,历史选择,偶然性,文学自觉
AB值:
0.4804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