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边地经验:1960年代"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考论
文献摘要:
20世纪60年代大量出现的各级各类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是中国当代戏剧史及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它以涵盖了从现代话剧到各种传统地方戏曲的形式之多样性、打通了从国家到省市大区的组织之广泛性,不仅对当代话剧、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动员、情感生产和国家认同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在20世纪60年代集中出现的戏剧观摩演出中,上演时间最晚,是在充分观摩学习了早于西南区举办戏剧观摩演出的其他各大区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集中了话剧、地方戏等表演形态,也是对60年代西南地区戏剧创作及观摩演出经验的总结.全面搜集和整理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上演的七十多部话剧、戏曲作品进行宏观分析,发掘观摩演出之于西南区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于迄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戏剧观摩演出这种"形式"本身,分析和探讨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会演的历史意义,即它通过富于民间立场的戏剧生产和传播机制,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动员、情感生产和国家认同提供了可贵的地方经验.
文献关键词:
戏剧观摩演出;传播机制;文化动员;国家认同
作者姓名:
申燕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引用格式:
[1]申燕-.边地经验:1960年代"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考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06):181-187
A类:
戏剧观摩演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戏剧生产
B类:
西南区,话剧,考论,大量出,戏剧史,文学史,历史现象,地方戏曲,通了,广泛性,戏曲艺术,文化动员,情感生产,国家认同,上演,最晚,早于,宝贵经验,表演形态,西南地区,戏剧创作,出经,史料价值,七十多,十多部,戏曲作品,宏观分析,之于,戏剧发展,更为重要,够重,分析和探讨,观摩会,会演,历史意义,富于,民间立场,传播机制,可贵,地方经验
AB值:
0.2502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