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东缘3种次生林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文献摘要:
[目的]以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主要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势种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种群,各设置8块40 m×40 m的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以测定的胸径数据为基础,以径级代替龄级,将胸径<3 cm作为Ⅰ龄级,其后以4 cm为标准进行龄级划分,统计各龄级个体数量并进行相关整理后,分析各种群的龄级结构,编制包括死亡率(qx)、消失率(Kx)和平均期望寿命值(ex)等参数在内的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考虑外部干扰时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不考虑外部干扰时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对外界干扰所承担的风险概率指数极大值(Pmax),最后对未来经过2,4,6,8个龄级后各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时间序列预测,以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次生林优势种的种群现状、种群结构及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①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3种次生林种群Ⅰ龄级幼苗数量不足,均以Ⅱ龄级幼苗数量最多,分别占种群个体总数的43.62%,30.07%和43.30%;其后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个体平稳下降,虽然群落为稳定型,但是林木径级较小,各龄级个体数分布不合理.②辽东栎、红桦、糙皮桦种群的qx和Kx在Ⅰ龄级最大,qx分别为78.0%,72.0%和76.2%,Kx依次为151.3%,127.3%和143.5%,且随着龄级的增加,qx和Kx均逐渐减小;各种群ex随着龄级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辽东栎和红桦均在Ⅵ龄级最大,糙皮桦在V龄级最大:种群结构均呈增长型,且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ry-Ⅲ型.③3种次生林种群结构的Vpi大于Vpi'且均大于0,Pmax也均大于0,说明3种次生林均属于对外界干扰敏感的增长型种群.④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经过2,4,6,8个龄级后,各种群个体发展呈增长趋势,但辽东栎和红桦种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波动性,表现出前期略减、后期稳定的特征.[结论]3种次生林种群结构和发展趋势均呈稳定增长型,但是Ⅰ龄级幼苗数量不足,应采取禁牧、禁采等措施,保护幼苗成活,保证种群的更新发展.
文献关键词:
次生林;种群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青藏高原东缘;时间序列预测
作者姓名:
王飞;曹秀文;刘锦乾;齐瑞;赵阳;张涛;陈学龙;李波;杨静;白青蒙;王若鉴;要静
作者机构: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舟曲746300
引用格式:
[1]王飞;曹秀文;刘锦乾;齐瑞;赵阳;张涛;陈学龙;李波;杨静;白青蒙;王若鉴;要静-.青藏高原东缘3种次生林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7):63-72,83
A类:
Deevery
B类:
青藏高原东缘,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数量动态,甘肃南部,辽东栎,红桦,样地,树木,胸径,径级,龄级结构,qx,Kx,期望寿命,ex,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外部干扰,种群数量变化,变化动态,动态指数,Vpi,外界干扰,风险概率,极大值,Pmax,时间序列预测,种群现状,林种,幼苗,体总,稳定型,林木,增长型,趋近,个体发展,波动性,稳定增长,禁牧,成活,更新发展
AB值:
0.2056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