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功能区调整实践
文献摘要:
水质目标管理是以保障水体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完整性为目标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式,将其融入我国现行的水功能区管理,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质目标管理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水功能区管理存在的两大不足,主要表现为在目标设定上,缺乏生态系统连通度、种群规模及种群结构、生物完整性指数等物理完整性及生物完整性目标;在功能设定上,排污控制区的设置忽视了生物安全性要求.以保障水体的完整性为流域管理的核心目标,提出了水功能区调整及其目标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首先,在功能设定上取消排污控制区,结合排污控制区对应的水生态功能、压力状况及实际用水需求,进行功能调整.其次,根据水功能区功能需求、水生态系统安全性需求、生境物理完整性需求,提出水功能区保护目标的指标体系.并对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沙颍河流域进行了功能调整实践,对颍河登封-禹州段进行了调整可行性和目标可达性验证,可为我国水功能区管理提供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水功能区调整;水质目标管理;水质安全;目标体系;沙颍河流域
作者姓名:
陈俊颖;张亚辉;杨吉强;王燕鹏;安树青;阮晓红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南京,21009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技术中心,北京,100012;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中心,南京,210093;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12
引用格式:
[1]陈俊颖;张亚辉;杨吉强;王燕鹏;安树青;阮晓红-.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功能区调整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235-245
A类:
水功能区调整,禹州段
B类:
基于水,水质目标管理,体物,流域水环境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安全,目标设定,连通度,种群规模,种群结构,生物完整性指数,理完,功能设定,排污,控制区,生物安全性,流域管理,核心目标,目标体系,生态功能,压力状况,用水需求,功能调整,功能需求,系统安全性,性需求,生境,保护目标,淮河流域,支流,流沙,沙颍河流域,登封,目标可达性,水质安全
AB值:
0.2693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