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潮间带沉积物厌氧烃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Desulfovi-brio subterraneus ND17的分离鉴定
文献摘要:
潮间带作为海陆交界处,易受到来自海洋的石油污染,且各类石油烃进入沉积物后的降解过程尚不清楚.前人在各类生境中对好氧微生物烃降解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对近海潮间带环境中的厌氧烃降解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青岛女岛湾潮间带沉积物深层样品以混合烃(中长链烷烃、多环芳烃)为碳源,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富集培养.富集菌群的细菌多样性表明在混合烃作为碳源的作用下,优势菌群转变为脱硫叠球菌科(Desulfosarcinaceae)、脱硫杆菌科(Desulfobacteraceae)等具有石油烃降解潜力的硫酸盐还原菌.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厌氧烃降解菌ND17,与地下脱硫弧菌属模式种Desulfovibrio subterraneus?HN2T?16S?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99.93%.进一步实验表明,菌株ND17在厌氧条件下对二十四烷和菲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53.9%和35.7%.这也是首次对脱硫弧菌属单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石油烃降解的研究.脱硫弧菌作为一种广泛分布在厌氧环境的细菌,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其在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潜力提供了支撑.
文献关键词:
潮间带;厌氧烃降解;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
作者姓名:
张琪;邓晔;邵宗泽;王万鹏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 海洋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00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引用格式:
[1]张琪;邓晔;邵宗泽;王万鹏-.潮间带沉积物厌氧烃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Desulfovi-brio subterraneus ND17的分离鉴定)[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08):78-86
A类:
厌氧烃降解,Desulfovi,brio,subterraneus,ND17,Desulfosarcinaceae,Desulfobacteraceae,HN2T
B类:
潮间带沉积物,分离鉴定,海陆交,交界处,石油污染,降解过程,生境,好氧微生物,近海,海潮,带环,长链,烷烃,多环芳烃,碳源,电子受体,富集培养,细菌多样性,优势菌群,石油烃降解,硫酸盐还原菌,分离纯化,一株,降解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16S,rRNA,基因序列,厌氧条件,二十四,降解率,单菌,厌氧环境,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修复潜力
AB值:
0.2477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