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地震岩相分析的北康盆地晚渐新世沉积体系构建
文献摘要:
依据位置(陆棚-陆架边缘-斜坡)、外部形态(丘状、楔状、板状等)、内幕结构(平行、斜交、发散等)和反射波属性(振幅、频率、连续性等)4个方面的标识划分地震相的传统地震相分析法,在钻井较多的地区,可实现地震相-沉积相的准确转换;但在钻井稀少(无井)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传统地震相分析的结果主要为环境相,在岩相判别上能力较弱,故在沉积相的转换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新增地震反射波光滑性、地震反射整洁性和特殊波形3种标识,建立地震相-地震岩相-沉积相的分析方法,能有效提升岩相的辨别能力,结合沉积环境与水流体系,可实现准确的沉积体系重建,对油气勘探具重要价值.综合传统地震相分析与3种新增标识的各自优势,在北康盆地晚渐新世识别出6种典型地震岩相,即砂砾岩相、砂包泥相、砂泥岩互层相、泥包砂相、纯泥(页)岩相和火山岩相;划分出4类沉积体系,即河流三角洲、陆架浅海、陆坡浊积扇和深海盆地沉积体系;明确了两支来自婆罗洲地区的大型沉积物源;恢复了陆架三角洲-陆坡浊积体-深海盆地沉积体系以及火成岩体的空间展布,为进一步开展北康盆地油气调查提供基础支撑.
文献关键词:
地震相;岩相;沉积相;沉积体系;南海南部;北康盆地
作者姓名:
骆帅兵;张莉;徐国强;王笑雪;雷振宇;帅庆伟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075;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引用格式:
[1]骆帅兵;张莉;徐国强;王笑雪;雷振宇;帅庆伟-.基于地震岩相分析的北康盆地晚渐新世沉积体系构建)[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2(01):123-134
A类:
北康盆地,特殊波形
B类:
地震岩,岩相分析,渐新世,沉积体系,陆棚,陆架,斜坡,外部形态,丘状,板状,内幕结构,斜交,发散,地震相分析,钻井,沉积相,稀少,地质条件,换上,地震反射波,波光,光滑性,整洁,立地,辨别,沉积环境,油气勘探,砂砾岩,砂泥岩互层,火山岩相,分出,三角洲,浅海,陆坡,深海盆,两支,婆罗洲,沉积物源,火成岩,岩体,展布,油气调查,南海南部
AB值:
0.2739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