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复合地基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处理方法已应用于软土复合地基,以解决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工后沉降等问题,但其固结、沉降与稳定性仍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广东某标段工程,基于有限元建立了复合地基模型,通过改变处理方法分析了4种模型的固结、沉降、稳定性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打设袋装砂井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反弹,打设管桩会使反弹现象消失,两者组合处理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小且消散很快,均先增大至12kPa后减小,而先打设管桩的消散更快.组合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沉降小且避免了沉降产生的危害,先施工管桩的沉降要小于先施工袋装砂井,两者沉降差随着与路堤中心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加载施工期的稳定性差别较大,打设管桩后的安全系数增幅要大于仅用袋装砂井,施工顺序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小.桩侧摩阻力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中性点位置随路堤填筑先下降后向上移动,在100d后再下降;当路基填筑完成后,此时土体固结是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复合地基;袋装砂井;管桩;有限元分析;超静孔隙水压力;沉降
作者姓名:
朱贤宇;姚云龙;尹建兵;刘鑫
作者机构: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1;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引用格式:
[1]朱贤宇;姚云龙;尹建兵;刘鑫-.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复合地基特性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19):23-28
A类:
12kPa
B类:
管桩,袋装砂井,组合型复合地基,基特,软土,高速公路桥,桥头跳车,工后沉降,标段,地基模型,桩侧摩阻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反弹,组合处理,消散,很快,组合方法,地基沉降,施工管,沉降差,中心距,施工期,安全系数,施工顺序,路堤稳定性,稳定性影响,桩顶荷载,中性点位置,路堤填筑,先下,上移,100d,当路,路基填筑,土体固结
AB值:
0.2674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