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5个棘胸蛙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养殖群体繁殖过程往往受到人为干扰,经过多年养殖后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影响养殖效益.为了解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估棘胸蛙的遗传现状,本研究选用9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5个养殖群体(江西、浙江、广西、广东、福建)148个实验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养殖群体中共检测到46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平均等位基因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11和2.70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为0.182和0.58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6;养殖群体内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在0.130~0.230和0.353~0.468,且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广东和广西群体遗传相似度最高(0.819),福建和江西群体的遗传相似度最低(0.441),与利用MEGA软件构建UPGMA进化树结果相一致.实验结果揭示棘胸蛙养殖群体已经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现象.建议在人工养殖棘胸蛙的过程中,应尽量扩大选种范围,避免近亲繁殖;同时,定期从外地良种场引进良种作为繁殖亲本,提高亲本遗传多样性.
文献关键词:
棘胸蛙;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朝宇;汪小冬;魏秀英;袁鸿;姚红艳;陈敦学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渔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25;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 贵州贵阳550025;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朝宇;汪小冬;魏秀英;袁鸿;姚红艳;陈敦学-.5个棘胸蛙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206-214
A类:
B类:
棘胸蛙,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人为干扰,近亲繁殖,养殖效益,Quasipaa,spinosa,微卫星分子标记,星位,等位基因,基因位点,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群体内,内观,群体遗传,MEGA,软件构建,UPGMA,进化树,相一致,人工养殖,大选,选种,外地,良种场,亲本,微卫星标记,遗传结构
AB值:
0.28286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