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对称开挖局部构件失效对支护体系的影响
文献摘要:
针对非对称开挖基坑长度方向由局部破坏引发的基坑连续性倒塌问题,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 3D,采用构件拆除法对非对称开挖基坑局部构件失效情况下整体支护体系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支撑失效后,位于失效区的桩产生卸荷效应,土压力降低,而邻近失效区反之,最近的未失效支撑处桩身弯矩增加较大;在支护桩失效后,失效桩同侧的未失效桩桩后土压力和弯矩显著上升,异侧减小;深侧桩通过支撑对浅侧桩产生向基坑外的推挤作用,深侧桩失效后,浅侧桩出现反推挤现象;土体最大沉降量浅侧较深侧小,沉降量随失效桩数增加愈来愈大而沉降范围基本不变;挖深差愈大土压力变化系数及弯矩传递系数愈大;挖深分界线改变对土压力及桩身弯矩影响均很小.提出了考虑连续性破坏时对支护桩配筋弯矩放大以提高支护结构冗余度的设计方法.
文献关键词:
基坑;支护体系;非对称开挖;局部失效;冗余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焕卫;武韬
作者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焕卫;武韬-.非对称开挖局部构件失效对支护体系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92-100
A类:
构件拆除法
B类:
非对称开挖,支护体系,基坑,局部破坏,连续性倒塌,三维有限元,PLAXIS,失效情况,卸荷效应,土压力,压力降低,反之,桩身弯矩,支护桩,同侧,后土,推挤,反推,土体,沉降量,量浅,桩数,愈来愈,大土,压力变化,变化系数,传递系数,分界线,配筋,高支护,支护结构,结构冗余度,局部失效
AB值:
0.375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