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承灾体空间化的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长三角为例
文献摘要:
为了更精确地反映高温灾害对人口、社会经济、农业的影响程度,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反演2020年长三角地区高温承灾体空间分布情况,结合1971-2020年长三角地区221个气象站逐日温度数据,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构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人居指数模型实现人口空间化分布与统计数据之间的误差为25.4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GDP、农业用地密度空间化分布与统计数据之间的误差分别为26.70%、24.58%,经线性纠正后的结果能精确反映高温灾害承灾体空间分布情况;(2)基于高温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高温灾害发生在纬度低,远离水系、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带,利用指标权重分析得到纬度和海拔高度对高温灾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3)高温灾害风险图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温风险总体呈现北低南高,内陆高于沿海的分布态势,高风险和次高风险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安徽西北、东南部,上海北部;中等风险分布于安徽省中部,苏南地区;低风险和次低风险分布于苏中、苏北、浙江沿海城市.
文献关键词:
长三角;高温灾害;空间化;风险评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极端灾害;精细化灾害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金虎;王宇豪;陈江;蔡嘉晗;谢槟泽;苏航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44;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4;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4;辽宁省气象台,辽宁沈阳 1101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金虎;王宇豪;陈江;蔡嘉晗;谢槟泽;苏航-.基于承灾体空间化的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长三角为例)[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2(09):1-12
A类:
精细化灾害评价
B类:
高温灾害,灾害风险评估,评估研究,多源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反演,年长,长三角地区,气象站,逐日,温度数据,致灾因子,孕灾环境,防灾减灾能力,风险评估模型,人居指数,指数模型,模型实现,人口空间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农业用地,度空间,经线,灾害承灾体,纬度,人口稠密,平原地带,权重分析,海拔高度,人口密度,发展程度,灾害风险图,图表,高温风险,内陆,分布态势,东南部,海北,风险分布,安徽省中部,苏南地区,低风险,苏中,苏北,浙江沿海,沿海城市,人类活动,极端灾害
AB值:
0.3484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