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上海市亚微米颗粒物中水溶性含氮组分的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细颗粒态无机和有机含氮组分的形成、转化、传输和沉降在大气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上海亚微米颗粒物(PM1)中含氮物质的质量浓度、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使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 2017-2018年66个PM1样品,并应用离子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分析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水溶性有机氮(water-soluble organic nitrogen,WSON)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1中NH4+-N、NO3--N、WSON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9、0.97、0.41 μg/m3;NH4+-N 对水溶性总氮(water-soluble total nitrogen,WSTN)的贡献最高(56%),NO3--N次之(31%),WSON为13%.上海PM1中含氮组分的质量浓度存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趋势,但NH4+-N、NO3--N和WSON对WSTN贡献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不同,NH+-N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小,NO3--N表现出显著的冬高(38%)、夏低(18%)的特点,而WSON夏季最高(22%)、冬季最低(8%).正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sation,PMF)法的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反应和生物质燃烧贡献了上海PM1中WSON的48%,燃煤贡献了 11%,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次转化贡献了 20%,餐饮和机动车贡献了 21%.WSON的来源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文献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物;含氮组分;季节变化;来源解析
作者姓名:
张玉莹;陈浩;冯加良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44
引用格式:
[1]张玉莹;陈浩;冯加良-.上海市亚微米颗粒物中水溶性含氮组分的分布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80-90
A类:
含氮组分,factorisation
B类:
亚微米颗粒物,细颗粒,颗粒态,大气氮,氮循环,环中,PM1,含氮物质,季节变化,大流量采样器,离子色谱仪,可见光,光度计,水溶性无机离子,水溶性有机氮,water,soluble,organic,nitrogen,WSON,NH4+,NO3,平均质量,总氮,total,WSTN,NH+,不同季节,阵因子,因子分解,positive,matrix,PMF,二次反应,生物质燃烧,燃煤,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次转化,餐饮,机动车,来源解析
AB值:
0.2857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