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气象条件对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播期优化——以中江为例
文献摘要: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3.0%,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0%),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x第一播期后的天数)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文献关键词:
玉米;气象因子;播期;产量;川中地区
作者姓名:
杜霞;豆攀;陈祥;孔凡磊;袁继超
作者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渭南 714000
引用格式:
[1]杜霞;豆攀;陈祥;孔凡磊;袁继超-.气象条件对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播期优化——以中江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257-264
A类:
16x2+19,87x+7977
B类:
气象条件,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生长,中江,主推,玉米品种,不同播期,下气,气象因子,生育进程,推迟,温升高,玉米营养,营养生长期,其间,活动积温,全生育期,生长阶段,玉米生育期,日均温度,生育时期,吐丝,成熟期,籽粒产量,降水量,光照条件,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播种,千粒质量,成熟阶段,生物产量,一播,上旬,本区,玉米高产,川中地区
AB值:
0.3047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