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增密减氮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陆两优996(早稻)和丰源优299(晚稻)为供试材料,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处理(CK)、不施氮处理(N0)和3个增密减氮处理(IR1、IR2、IR3),早稻的IR1、IR2、IR3的施氮量分别为103.2、86.4、69.6 kg/hm2,栽植密度分别3.2×105、3.6×105、4.0×105株/hm2;晚稻的IR1、IR2、IR3的施氮量分别为129、108、87 kg/hm2,栽植密度分别为2.8×105、3.2×105、3.6×105株/hm2,探索增密减氮对双季稻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晚稻的孕穗期、齐穗期,IR3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高于其他处理;分蘖期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乳熟期的,孕穗、乳熟期IR3的Pn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早稻分蘖、孕穗、齐穗期以及晚稻孕穗、齐穗期的SPAD值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孕穗期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分蘖期的蒸腾速率(Tr)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常规施肥和种植密度处理相比,增密减氮IR3处理既能提高SPAD值和Pn,又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关键词:
双季稻;节水栽培;增密减氮;光合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文涛;龙文飞;戈家敏;龙攀;徐莹;傅志强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 长沙 4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文涛;龙文飞;戈家敏;龙攀;徐莹;傅志强-.增密减氮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7
A类:
IR2,IR3
B类:
增密减氮,双季稻,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率,早稻,晚稻,施氮处理,N0,IR1,施氮量,hm2,栽植密度,水分利用效率,孕穗期,齐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分蘖期,净光合速率,Pn,乳熟期,气孔导度,Gs,Ci,蒸腾速率,Tr,常规施肥,种植密度,高水分,节水栽培
AB值:
0.2148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