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腐解过程及土壤培肥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为活动干扰最多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丰富和养分均衡是保证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生物和谐共生和系统生产力维持稳定的基本要素.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外源有机物料,也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有机物料还田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培肥土壤、促进作物稳产增产.有机物料还田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腐解过程,最终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这一复杂的腐解过程受有机物料自身性质、土壤类型及其背景属性、气候因子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多重作用综合调控,因此备受科学界关注.本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的腐解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还田后腐解产物对土壤养分库及土壤质量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一步总结了有机物料还田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机制.从表征有机物料腐解结构变化的手段和指标着手,解析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有机物料和土壤的化学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揭示影响有机物料腐解的主要因素(有机物料的质量、组分和化学结构,以及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碳库、活性有机碳、腐殖质组成以及养分库的影响,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以及作物产量角度综合评价有机物料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深入解析有机物料腐解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调控过程及机制.最后对未来开展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还田腐解过程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高效还田培肥土壤、优化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文献关键词:
有机物料还田;腐解特征;土壤培肥;光谱技术;土壤腐殖质;活性有机碳
作者姓名:
雷琬莹;李娜;滕培基;郁瑾超;龙静泓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哈尔滨 150040
引用格式:
[1]雷琬莹;李娜;滕培基;郁瑾超;龙静泓-.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腐解过程及土壤培肥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9):1393-1408
A类:
B类: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培肥,人为活动,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作物生长,土壤生物,基本要素,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土壤,有机物料还田,肥土,稳产增产,受有,土壤类型,气候因子,农田管理措施,多重作用,综合调控,科学界,土壤养分,养分库,土壤质量,质量影响,解结,化学结构,结构组成,土壤碳库,活性有机碳,腐殖质组成,土壤物理,生物学性状,作物产量,量角,物理学,腐解特征,光谱技术,土壤腐殖质
AB值:
0.170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