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961-2018年横断山区寒潮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基于1961-2019年横断山区6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采用Sen斜率与修订的Mann-Kendall检验,以及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研究寒潮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小波变换相干揭示寒潮与大尺度环流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时间上,研究区寒潮显著减少(冬季最为显著),于1983年显著突变,但持续日上仍以1~5 d寒潮为主.②空间上,受纬度与海拔的影响,横断山区寒潮频次分布特征为北多南少,以德格、稻城、美姑、香格里拉及弥渡站寒潮频次显著减少,其余站点未有明显变化.③寒潮初日、终日趋于提早.初日以弥渡、宁蒗、香格里拉站最为显著,终日以昭觉、色达、香格里拉、稻城、喜德、弥渡、美姑站最为显著.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指数(EA/WR)、多变量ENSO指数(MEI)、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指数(PNA)、西藏高原-1指数(TPR1)、西藏高原-2指数(TPR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WPSHLI)与寒潮的相关性最强,且厄尔尼诺下寒潮比重趋于增加.
文献关键词:
横断山区;寒潮;时空变化;大尺度环流指数
作者姓名:
任钇潼;程清平;金韩宇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昆明650224;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昆明65022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云南省)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兰州730000
引用格式:
[1]任钇潼;程清平;金韩宇-.1961-2018年横断山区寒潮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72-79
A类:
大尺度环流指数,TPR1,TPR2,WPSHLI
B类:
横断山区,寒潮,潮时,气象站点,逐日,日气温,Sen,Mann,Kendall,Pettitt,突变检验,检验方法,时空变化特征,小波变换,换相,相干,仍以,纬度,频次分布,以德,德格,稻城,美姑,香格里拉,弥渡,初日,终日,提早,宁蒗,昭觉,喜德,东大,大西洋,EA,WR,多变量,ENSO,MEI,北美,遥相关型,PNA,西藏高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厄尔尼诺
AB值:
0.3394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