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成都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地表热场的影响
文献摘要:
利用2001年和2018年MODIS夏季地表温度产品,结合地表覆盖类型及植被指数数据,对比分析了成都市夏季城市热岛和热场强度的昼夜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并重点分析了成都地表热场与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1年到2018年,成都市夏季城市地表热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心城区、近郊及远郊区县热岛范围均明显扩大,由多中心热岛发展为主城区与邻近郊县连城一片;热岛效应昼夜变化明显.② 成都市城市不透水面面积增加了 763.33 km2,强热岛面积增加了 610 km2;城市不透水面与城市热岛区域分布及面积变化密切相关.③成都市整体热场强度表现为西低东高的特征,热场强度高温区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白天相关性明显优于夜晚.
文献关键词:
下垫面变化;城市热岛;热场强度;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植被覆盖度
作者姓名:
宋云帆;闵文彬;彭骏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1
引用格式:
[1]宋云帆;闵文彬;彭骏-.成都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地表热场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7):197-206
A类:
热场强度
B类:
都城,城市下垫面,下垫面变化,MODIS,地表温度,地表覆盖类型,植被指数,数数,成都市,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城市建筑,建筑用地,植被覆盖度,城市地表,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县,热岛范围,多中心,主城区,郊县,连城,一片,热岛效应,昼夜变化,城市不透水面,水面面积,km2,区域分布,面积变化,体热,强度高,高温区,白天,夜晚,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AB值:
0.293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