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文献摘要:
我国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肇端于晚清师范学堂,制度化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此后历经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逐渐成熟并完善.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包含入学选拔制度、培养方式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入学选拔制度通过入学前的保证书制度和入学后的试习制度前后呼应,确保师范生进校前具备良好的师德培养基础.培养方式制度主要以"课程设置"和"活动仪式"双管齐下来孕育师范生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分"校内考评"和"校外检定",两者相辅相成,双层加固,确保迈入学校的每一位"准教师"具备合格的师德.研究发现,近代学制改革思想和性质的演变指导着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变化.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近代学制演变中,建立起注重师范生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技术"培育的基本主线.与此同时,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近代学制;历史演进
作者姓名:
牛君霞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引用格式:
[1]牛君霞-.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32-139
A类:
师德培养制度,近代学制
B类:
师范生,历史演进,国师,肇端,晚清,师范学堂,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含入,选拔制度,培养方式,考核评价,评价制度,过入,保证书,证书制度,呼应,进校,课程设置,双管齐下,校外,检定,每一位,学制改革,道德实践,自我技术,不同历史时期,继承性
AB值:
0.248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