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空心村"的两种类型与乡村振兴路径——基于河南A村与山东B村的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空心村"是我国不平衡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快速城市化的结果.外出务工者与城市关系的区域差异造就了差异化的"空心村"形态."空心村"形态的不同直接预示了村庄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乡村振兴采取何种路径的基础.按照外出务工者是否定居城市及村庄未来发展走势,可将"空心村"划分为"将持续存在的空心村"和"作为过渡形态的空心村"两种类型,前者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需要整体性地实施乡村振兴举措,后者则需要在养老和土地综合整治方面进行局部性的重点投入.经验视野中的"空心村"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是理解乡村社会何去何从的重要维度,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施策的重要依据.
文献关键词:
空心村;乡村振兴;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华芹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华芹-."空心村"的两种类型与乡村振兴路径——基于河南A村与山东B村的比较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97-106
A类:
B类:
空心村,乡村振兴路径,城乡二元结构,快速城市化,外出务工,务工者,城市关系,区域差异,预示,定居,居城,发展走势,持续存在,重点对象,兴举,土地综合整治,局部性,野中,理论和实践意义,乡村社会,何去何从,分类施策
AB值:
0.3140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