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刑事证明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精准定位、理念反思与路径优化
文献摘要:
结合人工智能的实践应用和理论需求,发现刑事证明中人工智能"证明辅助"功能应被精细地定位在知识补充、知识指引及知识预警等功能之上,而如何管理人工智能是其能效释放的关键所在.刑事证明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行政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产品生成的"权力化"、知识指引的"刚性化"、知识补充和知识预警的"监督化"等方面,由此引发刑事审判的技术性错误和灵活性不足.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学管理是解决现有困局的关键,政法决策层应将科学管理理论作为管理人工智能的理念源泉,借助管理改革发挥其功效.具体来说,在内部管理上,优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技术、数据库、生成路径、设计法理等,以提高刑事证明中人工智能的可接受性,避免人工智能结论出现技术性错误;在外部管理上,优化人工智能对证明过程和证明结果的管理,设立正向教育和逆向反馈通道,以提升司法人员的独立性与积极性,平衡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文献关键词:
证据标准;人工智能;科学管理;知识指引;刑事证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迪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迪-.刑事证明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精准定位、理念反思与路径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64-73
A类:
知识指引
B类:
刑事证明,精准定位,路径优化,理论需求,行政化,人工智能产品,权力化,刚性化,刑事审判,灵活性不足,困局,政法,决策层,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改革,具体来说,内部管理,生成路径,可接受性,对证,司法人员,统一性,证据标准
AB值:
0.299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