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消除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智慧——基于《资本论》反贫困理论的经济哲学解读
文献摘要:
悖论性贫困是指劳动者越劳动就越贫困的悖反现象,其发端于资本主义社会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表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制是悖论性贫困产生的制度前提,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形式下日益导致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由此而来的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完.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阶级斗争和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所采取的时间修复策略、空间修复策略、福利制度修复策略都未彻底消除悖论性贫困问题,反而催生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要化解悖论性贫困,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灭贫困及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为致力于消除贫困问题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献关键词:
悖论性贫困;雇佣劳动;资本;共同富裕;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海波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海波-.消除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智慧——基于《资本论》反贫困理论的经济哲学解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8
A类:
悖论性贫困
B类:
消除贫困,中国智慧,资本论,反贫困理论,经济哲学,哲学解读,就越,悖反现象,发端,资本主义社会,义生,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雇佣劳动,制度前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剥削,资本积累,贫困积累,两极分化,由此而来,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斗争,修复策略,福利制度,彻底消除,贫困问题,结构性矛盾,解悖,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消灭,伟大实践,价值理念,中国方案,精准扶贫
AB值:
0.3252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