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农对立论"的批判与超越
文献摘要:
19世纪中后叶,以赫尔岑、巴枯宁、特卡乔夫等为代表的"工农对立论"者将农民视作天生的社会革命主体,夸大俄国村社制度的优越性,宣扬工人阶级不可靠论,主张放弃武装斗争而寻求所谓的"本能解放",妄图破坏工农关系、分化革命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刻批判了"工农对立论":以经验事实批判其论据虚构,以唯物史观批判其唯心史观,以积极革命观批判其消极革命观.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农关系的具体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了工人引导农民、工农联合互助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策略,以"工农联盟论"完成了对"工农对立论"的超越.在今天,重温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工农对立论"的批判与超越,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思想、正确认识社会阶层关系与共同体治理问题、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工农对立论";"工农联盟论";科学社会主义;俄国革命;民粹主义
作者姓名:
赵睿夫;郇庆治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引用格式:
[1]赵睿夫;郇庆治-.马克思恩格斯对"工农对立论"的批判与超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27-137
A类:
赫尔岑,卡乔夫,村社制度,消极革命
B类:
马克思恩格斯,立论,批判与超越,后叶,巴枯宁,天生,社会革命,革命主体,夸大,宣扬,工人阶级,不可靠,武装斗争,本能,妄图,工农关系,革命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经验事实,论据,虚构,唯物史观,唯心史观,革命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建设策略,工农联盟,重温,温马,马克思主义经典,经典文本,社会阶层,治理问题,党中央权威,俄国革命,民粹主义
AB值:
0.328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