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后人文主义身份想象与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
文献摘要:
对人与技术关系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式的文学描绘,是基于一种传统上的技术二分法,即技术工具论与技术决定论,它们表面上是一种明显对立,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技术辩证法.在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思想家所勾勒的启蒙辩证法框架内,机械复制时代的工具理性逐渐演变成技术理性,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表征出来.即使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数字辩证法的逻辑.因此,要摆脱这种循环,就需要用非人本主义和非工具性的术语重新概念化人类的身份和技术,一种将技术看作是生成或创造进程的技术自我创生视角,启发着我们去想象和探索一种非人本主义的后人文主义.
文献关键词:
后人类;技术辩证法;技术自我创生;后人文主义身份;文学表征
作者姓名:
姚富瑞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引用格式:
[1]姚富瑞-.后人文主义身份想象与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66-173
A类:
后人文主义身份,技术辩证法,技术自我创生
B类:
身份想象,媒介技术,文学表征,人与技术,反乌托邦,二分法,技术工具,工具论,技术决定论,以法,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勾勒,启蒙辩证法,机械复制,复制时代,工具理性,演变成,技术理性,文学艺术,艺术作品,经济文化,信息化时代,某种程度,非人,人本主义,工具性,新概念,概念化,发着,后人类
AB值:
0.3225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