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共建与重生:社区营造理论下文创村落的空间建构机制——以成都明月村为例
文献摘要:
社区营造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 既有研究多强调社区共同体的培养, 较少从社区营造的空间维度切入研究.以明月村为例, 采用扎根理论和话语分析方法探究了社区营造下文创村落的空间建构过程与机制.明月村的社区营造是多元主体依托文创元素自下而上进行的空间多维重构的过程, 其"人、文、地、产、景"五要素的营造使物质环境空间、社会文化空间、文创产业空间和旅游空间等四个层面的建构得以完成.其中, 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空间的营造为文创产业空间的建构奠定基础, 而新生的文创产业空间又与前两类空间相互作用, 共同塑造衍生了旅游空间.这一过程中, 多元主体对于不同层面的空间建构发挥着不同作用, 尤其是当地政府和在地新老村民通过权力体现与主体性彰显主导着社区营造下的乡村空间生产.通过多元主体打造乡村生活美学, 塑造内生主体性, 实现乡村空间建构的模式, 对于当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文献关键词:
社区营造;文创村落;空间建构;扎根理论;成都明月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薛熙明;罗强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成都61004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 西安71011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熙明;罗强-.共建与重生:社区营造理论下文创村落的空间建构机制——以成都明月村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20-133
A类:
文创村落
B类:
重生,社区营造,空间建构,建构机制,成都明月村,社区共同体,空间维度,扎根理论,话语分析,方法探究,建构过程,自下而上,多维重构,五要素,物质环境,环境空间,文化空间,文创产业,产业空间,旅游空间,类空,空间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当地政府,老村,乡村空间,空间生产,生活美学,内生主体,中国乡村振兴,索具
AB值:
0.306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