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代上寿文与汉儒话语权的运用
文献摘要:
上寿之仪起源于先秦,至汉大兴,成为君臣宴飨场合中臣为君寿的指称.上寿时多伴有上寿文辞,先秦文献对上寿文辞的记载往往从略,至汉始多,至明徐师曾、贺复徵始为其辨体立目.汉代上寿文有骈散结合和散文二体,前半言事、陈述上寿背景,后半为祝酒辞,文章有规有诵.上寿文的生成虽依托于上寿场合,但文章宗旨往往不在于上寿,其本质是汉儒利用上寿场合,运用话语权表达自己立场、主张的"臣语".汉代上寿缘由很多时候与祥瑞有关,汉儒利用上寿进行祥瑞书写,为帝王受命、进谏帝王提供更多的话语支持.汉儒通过上寿,既用宴飨礼仪稳固君王权威,又借机表达自己主张,是其"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政治思想的体现.
文献关键词:
上寿文;汉代;汉儒;臣语;祥瑞
作者姓名:
张奕琳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州510275
引用格式:
[1]张奕琳-.汉代上寿文与汉儒话语权的运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41-50
A类:
上寿文,祝酒,祝酒辞,臣语
B类:
汉代,汉儒,大兴,君臣,宴飨,指称,文辞,先秦文献,载往,辨体,骈散,散结,散文,前半,陈述,后半,其本质,缘由,祥瑞,帝王,受命,进谏,语支,礼仪,君王,王权,借机,政治思想
AB值:
0.3772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