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语诗歌写作的演化轨迹:系统、词类与信息
文献摘要:
诗界革命对汉语诗歌写作的改良尝试并未触及诗歌写作的根本,但诗体大解放却以颠覆性的姿态改变了诗歌的写作模式与发展方向.胡适将诗歌写作的媒介从文言文替换成现代白话的历史经验说明,探寻汉诗写作的演化特征应该抓住诗歌语言系统是语言的一个子系统的基本特性,从而使得采用系统论的视角与方法来观察诗歌语言的演化规律成为可能.系统的变化与发展一方面与系统内部成分的信息有关,另一方面受其他与之交互的系统的影响.诗歌语言系统的演化规律能够通过系统中不同词类的信息分布特征反映出来.其词类信息的分布规律表明:从古到今的诗歌语言系统内,实词的信息的绝对容量保持稳定;现代汉语新诗系统中信息容量的提升主要与大量引入白话/现代汉语语言系统中的虚词有关.
文献关键词:
汉语诗歌写作;语言系统;词类;信息;演化
作者姓名:
潘夏星;刘海涛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 华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引用格式:
[1]潘夏星;刘海涛-.汉语诗歌写作的演化轨迹:系统、词类与信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1):104-115
A类:
汉语诗歌写作
B类:
演化轨迹,词类,诗界革命,触及,诗体,大解,颠覆性,写作模式,胡适,文言文,替换成,现代白话,汉诗,演化特征,诗歌语言,语言系统,基本特性,系统论,演化规律,信息分布,从古到今,实词,现代汉语,汉语新诗,中信,信息容量,语语,虚词
AB值:
0.320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