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新论
文献摘要:
厘清诉讼的法律性质,是科学构建诉讼制度的重要前提.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学界仍未形成共识,有特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说、国益诉讼说、私益诉讼说、混合诉讼说、特别诉讼说等观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救济对象是生态环境损害,而非自然资源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基础是政府及其部门的环境监管职责,而非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是公法责任,而非私法责任.对于生态修复问题,"公法责任,私法操作"引发诸多问题,"公法责任,公法操作"符合环境保护行政权主导、司法权监督之原则及域外经验."生态损害赔偿司法监督"的路径是,政府及其部门在追究责任者行政责任时,对于重大案件可采取诉讼的行政执法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应定位为行政执法诉讼.
文献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诉讼
作者姓名:
晋海;许正豪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引用格式:
[1]晋海;许正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新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07-115
A类:
行政执法诉讼
B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诉讼法,法律性质,新论,科学构建,诉讼制度,特殊环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私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救济,非自然,正当性基础,环境监管,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责任,公法责任,私法,生态修复,合环,行政权,司法权,域外经验,生态损害赔偿,司法监督,追究责任,责任者,行政责任,重大案件,执法机制
AB值:
0.2102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