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关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相近说"更多强调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在"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的相近之处,而忽视了马克思批判魁奈而形成的理论观点;"超越说"更多强调两位学者在学术立场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差异.两种观点都没有全面反映《资本论》和《经济表》在资本循环理论上的异同.文章分别从"主要观点"和"方法论"层面对两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展开比较后发现,《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呈现出"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学术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后发现,之所以在方法论相异的情况下《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仍然存在诸多相近之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问题时都经历"经济关系"分析的环节.然而,由于马克思和魁奈对"劳动一般"和"自然秩序"的理解不同,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存在根本性差异.虽然多次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表示认同,马克思也意识到其自身理论观点与《经济表》存在不同,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在后续的研究中并未充分展现出其与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理论差异.通过对两者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也可以看出,"主要观点"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属性.这一理论属性也影响了马克思对于同时期其他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家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吸收和批判.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属性,对吸收当代经济学流派关于资本循环的新观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创新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资本论》;《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观点相近""方法论相异"并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属性
作者姓名:
刘新刚;卢鑫
作者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
引用格式:
[1]刘新刚;卢鑫-.《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53-164
A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属性
B类:
资本论,资本循环理论,现实应用,理论观点,学术立场,主要观点,较后,理论呈现,相异,经济关系,自然秩序,主客观因素,流派,经济学家,新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循环相互促进
AB值:
0.1258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